三色猎狗-非洲的猛犬
2008年10月7日星期二
这可是非洲特有的犬科动物,中文名字有很多,在此我称它为非洲三色猎犬,因为该犬种体色由鲜明的黄色,黑色,白色和含糊的灰色组成,颜色的排列很有特点整体看上去像抽象画中的污点模糊,虽然不同地区的群落,颜色偏重不同,但总的来说主色调都是三种。它们有一对圆形的大耳朵(听觉异常发达),略显消瘦的腿,黑、白、黄毛散乱的尾部, 尾部顶端通常是白色的。
体长: 76-112 cm
尾长: 30-41 cm
肩高: 61-78 cm
重量: 17-36 公斤 (产于南方的体型较大)
猎狗体型精瘦,四肢细长,头部宽短,典型的犬科动物但在分类学中于犬科中自成一属,因其前肢不是五趾而
是四趾所以与狗、狼、豺等略有不同。
交配时间是不确定的,一年中都可繁殖,妊娠 69-73 天。 人工环境下猎狗的生产纪录是一窝下了21只小狗,
在野外平均一胎10-11只。哺乳期 10个星期,大约 18个月达到性成熟 。
在大多数的野生狗群中, 猎狗的首领由处在繁殖年龄的一位优势的雌性担纲, 在大群落中可能由二只甚至三只雌猎狗一同养育后代。在狗群中养育小狗是头等大事,所有的狗群成员都有义务参与照顾新生的小狗。(为了增
加小狗的成活率,额外的照顾是极其重要的)猎狗的产子原则十分残酷,就是必须多产,如果幼子总数不超过4只,那么猎狗群就会抛弃它们。因为抚育四只幼犬和抚育10只,雌犬所花费的精力相差无几的,但是四只幼犬对猎犬群而言是“绝望”的数量。犬群与其守着这样一个无望的结果,不如弃之再繁殖新的一窝……
幼犬被安置在一个兽穴,它们最难度过的是生命最初三个月,外来的敌害,幼子间的踩踏,以及寄生虫疾病的侵
袭。雌犬在哺乳期对幼子寸步不离, 完全仰赖其他的犬群成员狩猎回来带猎物给它。 狗群的成员会轮流照顾
“英雄母亲”;在幼犬断奶后雌犬会马上加入狩猎的队伍中去。犬群会留下几只成年犬作为保育员,照顾尚无自
卫能力的小猎狗,以求用最快的时间培养出犬群新的生力军。
狗群的首领不仅是雌性的还有一个优势的雄性首领。 交配行为和遗传基因的分析指出占优势的雄性首领是大部
份幼子的父亲。然而, 雄性首领通常不去花精力的在照顾孩子方面,而地位比较低的雄性却在努力的照顾首领的孩子。
非洲猎狗是社会性极强的动物, 在和彼此的接近、交际中消磨了几乎它们的全部时光。犬群会团结得像一个个体,就连现役军人都为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赞叹不已。狗群在合适的时间会进行分裂,通常猎狗兄弟成年后会一起离开它们出生的狗群,而且会吸收其他群体的异性加入队伍。因此,在新近形成的狗群中,雌性会很容易的被犬群接受并且融为一体,但是很难接纳雄性新队员, 原因在于每个首领都想要属于自己的后代,而新队员可能会对它的权威造成威胁,撼动它的领导位置。
这种动物的存在非洲大可与生活在北半球的狼还有亚洲中部南部的豺狗相比,具有强而有力的狩猎技巧和团队
协作。在非洲生态系统来看,它们的存在的确是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维持自然生态平衡的另一种力量。在非洲广
袤的草原上数量丰富且繁殖迅速的众多食草动物,往往不能与数量相对稀少的猫科大型猛兽保持平衡。因而需
要有另外的制衡因素参与进来,猎狗也就由此成为草原生态圈重要的一环。
就生境而言,非洲猎犬、狮子、猎豹、鬣狗都是有矛盾的。狩猎对象趋同,地缘分布重叠,这就难免发生冲突。
只是一般情况下,彼此互相趋避,免得两败俱伤而已。可以说在草原上除去狮群、象群、鬣狗群,猎狗群是第
四大“帮”横行无忌。甚至到狮子年老力衰利群独居时,也会被它们勒索和围剿。作为犬科动物猎狗群是一个
坚强的战斗集体。与强敌对阵时,即使前一波的猎狗备有死有伤,跟进的后援依然强攻决不退缩,这也是各种
野兽都怕猎狗群的原因。事实上草食动物对猎狗的戒心有甚于狮子和鬣狗,这和它们高达85%的狩猎成功率是
有关系的。它们的奔跑速度不算快,打猎时采取咬死不放的办法,在沉默中组队追逐猎物,前一梯队追累了,
后面的马上顶上去,如此反复,一直把猎物追到筋疲力尽,此时“大部队”一拥而上该咬那咬那……
非洲猎狗群普遍狩猎中型的羚羊。 (黑斑羚,汤姆森瞪羚,剑羚 ,牛羚) 它们甚至会捕猎像大羚羊和非洲水牛这样的庞然大物, 但是很少进行如此激进的猎杀。 非洲猎狗是大小通吃的猎手,它们的食谱中也带小的猎物 , 像是啮齿类, 蜥蜴和各种鸟蛋, 但是这些食物只在艰难的岁月成为口粮,平时狩猎中这些东西仅仅作为食佐。
猎犬在非洲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非热带干旱草原和疏林草原。就我所知,它们不进入森林活动,非洲猎狗在非洲
草原上比较常见, 在草原、森林的交界地一些密集的灌木丛中也曾发现猎狗群活动。而且在高山区,像乞力马扎罗山和肯尼亚山将近海拔3000米的高处也有它的踪迹。
猎狗在非洲近郊地区也会袭击家畜类,但这事不常发生。 在和马塞族人的周围玛拉国、肯尼亚、津巴布韦等地区,猎狗捕杀畜类的情况,不只是对人群的经济利益造成损失,狂犬病、口蹄疫甚至是炭疽热都会籍由家畜而传染到非洲野生动物身上。(有证据表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是因为家畜带来的一场狂犬病灾害加两场炭疽热的爆发使本就岌岌可危的非洲野生动物数量更是雪上加霜)
分配: 非洲三色猎狗从不是平均的地方性分布, 这和它们的游猎运动有关。流动性强也使猎狗的分配数量、地区难以统计估计。直到最近,包括次撒哈拉非洲,除了雨林区域和沙漠之外统计出的猎狗分布情况才勉强出台,在这里仅供参考。 由图可见,现在猎狗已经从非洲大部分地区消失了。它们在西非和中非的大多数的地区是绝迹的,而在东非它们盘据着一些人类尚未涉足干预,人口密度保持极低的区域,在那里的草原上活跃着。
CSG 估计现在非洲还有600-1,000个猎狗群,个体总量在 3,000 和 5,000之间
威胁:
由于它们的以大家庭的形式生活,栖息地的骤减、猎狗的领地分割易于造成种群的栖息地分裂。甚至导致保护区中新生的狗群不得不铤而走险在人类的领土上活动。总数一半以上的猎狗被发现在保护区内死去,死因:被射杀,以陷阱,毒杀,或被道路交通杀死以及家畜的疾病传染。这种种威胁主要还是源于非洲不断增长的贫困人口,非洲的土地越来越难于养活这样庞大的人群。这几乎成为当地所有野生动植物面临的灭顶之灾
发帖者剑走偏锋 时间: 21:04
标签: 动物大观